月燒2/3薪、開1千里路,黃婕懿陪阿里山遲緩兒慢飛【特教師巡路難2】

29歲的黃婕懿是師培公費生,也是偏鄉學前特教巡迴輔導老師,每月花三分之二薪水養車、保險、租屋,支持她在阿里山和民雄鄉3所幼兒園間巡迴,陪伴12個發展遲緩幼生成長。而她不惜二度上榜公立大學特教系、投入這一行的契機,源自家中特殊兒弟弟錯過黃金早療期的遺憾。

黃婕懿當特教巡迴輔導老師,扛起一整座阿里山特幼生照顧責任。曾千倚攝

黃婕懿當特教巡迴輔導老師,扛起一整座阿里山特幼生照顧責任。曾千倚攝

本文重點摘要

一般小資族在家鄉外縣市選址租屋,考量的多半是租金和附近生活機能。今年29歲的台北女生黃婕懿,4年多前為當特教老師移居嘉義時,租房指定條件卻只有一個:要在159甲縣道口。

159甲縣道是銜接阿里山公路,通往山裡頭的捷徑之一。住縣道附近,能讓她每週開車250公里,且多半是山路,總計約花8小時的上、下班通勤路,稍稍省下一點車程和油錢。

黃婕懿是嘉義縣阿里山國中小「學前特教巡迴輔導班」的特教老師。她在阿里山國中小教師辦公室有張自己的辦公桌,但不像隔壁同事在校內教課。她現有12個學前特教學生要照顧,講台囊括嘉義縣整個阿里山鄉,甚至擴及到民雄鄉的幼兒園,巡迴的責任範圍約2個台北市面積總和,各園所間海拔高低差超過1000公尺。

特教巡迴輔導老師,把特教資源送進每一所學校

一家幼兒園所內,只要有經政府鑑定的特教生入園,且園內沒設資源班或特教班,就需要黃婕懿這樣的學前特教巡迴輔導老師,以週為單位,每天跑不同園所,就如同 Uber 般,把特教資源送到府,讓每一個有需要的孩子,都能享有等量的受教機會。

有些都會區學前巡輔老師,只需走路5分鐘,就能步行到下一家巡迴園所;但在黃婕懿轄區,目前(112學年)距離她住處最遠的巡迴學校,是鄒族部落裡某附幼,每週得耗時5小時山路來回。

很多人嚮往這段山路。扣除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那年,每年至少85萬人次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園觀光。而在黃婕懿眼中,山路這彎過了,就是下個彎,途中唯一讓她感到美的,是傍晚下山的路,理由無關車窗外景色,只因「終於能結束一天車程了」。

總是獨行的枯燥路上,黃婕懿多半靠自己喜歡的音樂和零食維繫精神。直到今年10月底,她答應開車帶《翻轉教育》記者們一同進到學校現場,才首度關掉音響,運用5小時路途,細談自己投入這份工作的關鍵「4+1」年生活轉折。

為特殊兒弟弟,二度上榜公立大學特教系

小黃婕懿10歲的弟弟,是過動症(ADHD)兼亞斯伯格症患者,也是世俗眼光認定的「問題兒少」,讀國中時,還曾因偷錢遭送警局。黃媽媽遺憾錯過兒子6歲以前黃金早療期,認為早療是重要、需求漸增,且科技無法取代的領域,鼓勵黃婕懿選讀特教系。

黃婕懿高中畢業那年,就考取當時新竹教育大學(現在的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卻擔心自己離家讀書後,無法分擔照顧弟弟重任,毅然決然選擇留在台北家中,準備重考。隔年再上榜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才終於踏入特教專業大門。

將升大三時,系上公告招收公費生,指定畢業後到阿里山國中小服務。黃婕懿看上公費生免學費、畢業後直接就業,不用忍受四處考教甄,不知何年才能上岸的折磨,沒想太多就報名。

直到即將分發到嘉義縣,她才知道這份工作,和她想像中「早八晚五,在單一資源班教書」的樣態截然不同,而是得巡迴相距甚遠的多校,且沒有大眾運輸代步,只能自己開車。

黃婕懿原是只會搭 Uber 和捷運的台北人,當特教巡迴輔導老師,扛起一整座阿里山特幼生照顧責任後,不但練車練成山路高手,每月還花薪水2/3養車、保險,確保ㄧ路平安。曾千倚攝

月燒2/3薪、開1千公里路,巡迴多校照顧深山特生

為此,從小仰賴捷運通勤,若要去捷運到不了的地方,就直接叫計程車以免迷路的23歲都市女孩,趕緊從平地練車到山地,最後貸款買了一台紅色 Nissan Kicks 新車,展開初任巡輔老師生活。

未料,黃婕懿班上同樣具公費資格、畢業後一起分發到阿里山國中小的好姊妹,巡迴不到半年就提前下車。之所以臨時煞車,是因有次在山路急轉彎,急停後從車窗往山腳看,發現自己差一步就摔進山谷。

「這份工作,真的值得我賭上性命來換嗎?」事發後,兩人同時思考這個問題。

不一樣的是,黃婕懿的同學選擇掏腰包賠公費,返回北部考教甄,轉任六都學前巡迴輔導老師;而她起身改造自己的車,約花6000元加裝引擎拉桿和下護板,外加定期幫車保養、幫自己保險,月薪約三分之二都用在這份工作上,以此確保山區行路安全。

「阿里山之神一直在守護我吧!」巡輔生涯邁入第五年,黃婕懿早已從計程車後座的少女乘客,變成流利掌控方向盤的山路霸主,且已燒去數十萬元維持車況,仍感謝自己擁有充分運氣,才有能力持續照顧最弱勢的深山孩子。

從接觸特教的當初談到如今,車正好抵達她服務的深山附幼門口。校內有2名被判定發展遲緩的幼生。黃婕懿入校時,正逢大肌肉活動時間,近10個孩子在陽光下玩球,一旁陰影處,有個叫做「阿中」的男孩躺在地上不動,便是其中一位遲緩兒。

遲緩兒生活行為停在2歲,她用專業助破繭

阿中其實四肢正常,能動、能玩,只因家人無暇照顧,前一晚放任他打電玩到半夜,以致精神不濟。他被放養在家的時光不只昨晚,而是從一出生就如此。到了3歲,家人甚至沒考慮讓阿中上幼兒園,直到被訪視社工發現和鼓勵,才把阿中送往這所學校。

由於沒在對的年齡,適度練習與外界接觸,阿中剛入園時,從早到午哭不停,哭聲分貝被形容是「整座阿里山都聽得到」,遭其他同學笑稱愛哭包,且無如廁能力,24小時都得仰賴尿布。

黃婕懿發揮專業,3個月內循序漸進設計多項活動,比如把阿中愛的玩具擺在小便斗旁,讓阿中從一接近公廁外牆就大哭,到現在雖然偶爾上完廁所忘記穿褲子,但至少人生不再被尿布束縛,終於從2歲的框架破繭長大。

黃婕懿持續以自己的專業與愛心,陪伴、照顧最弱勢的深山孩子。曾千倚攝

大肌肉活動結束後,幼生們回到教室展開靜態學習。這時已近中午,黃婕懿的另一遲緩兒個案「瓜子」出現了,她因為爸爸早上要採茶,而全家只有一輛代步機車,只能遲到。

瓜子入座後,和阿中一樣哭個沒完,泣聲還不時伴隨尖叫,以此傳達自己對所處環境的抗拒。黃婕懿及時應變,暫拋下她表定要教瓜子認識顏色的教具,陪瓜子從1開始數數,一面緩和情緒,一面複習之前學過的阿拉伯數字。

「沒有婕懿,其他老師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嘉義縣政府教育處國幼班輔導員莊梅桂說,幼兒園普、特生在同一班學習是常態,但偏鄉附幼環境遠、學生少,普通班老師常補不齊,還得兼顧特生,工作處境雪上加霜。黃婕懿總能發揮專業搞定特生,大幅減輕其他老師壓力。

雖然每週見面、教學時數不長,黃婕懿總能發揮專業搞定特教生,給予普教老師特教專業支持與輔導,也大幅減輕其他老師壓力。曾千倚攝

如今,黃婕懿已完成政府要求公費生畢業後赴偏鄉的4年服務年限,能依照既有職缺,自由選擇想轉調的縣市和學校。

她本來打算期滿就飛奔下山,沒想到後來落地生根,自學並以98分通過鄒語檢定,是當屆漢人最高分,還當了嘉義縣特教輔導團成員,並到中正大學攻讀研究所。至少在取得碩士學位前,黃婕懿選擇待下來,當深山遲緩兒口中的「貓咪老師」,每週見他們一次,花3小時陪他們慢飛。

比起應對阿中、瓜子哭鬧一上午,黃婕懿說自己更怕辛苦開車上山,結果看見個案都沒到校,徒留她與一整間安靜和諧的教室作陪。而她心中最美的畫面,是結束一趟特教專業支持與輔導時,普通班老師真心說一句:「有妳真好!」

簡單4個字,讓她明天又有力氣踩下油門,迎戰漫長巡迴路上所有困難。

普通班老師一句「有妳真好!」是黃婕懿擔任特教巡輔老師最大成就感。曾千倚攝

*看更多:【特別報導】特教師巡路難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延伸閱讀

潘乃欣 潘乃欣

潘乃欣

親子天下記者

資深記者。分類控。希望教育能將每個人放進合適的角色、舞台,或創造獨特的分類,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