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實驗教育學生林芳如:特殊選才辦了5年,未來有可能不再「特殊」嗎?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特殊選才制度走了5年,從招生管道的「多元化」,到大學開始重新思考課程的規劃和對於學生學習的想像,大學創新在這5年間,有了實際操作的基礎經驗。往前走,該如何從這些經驗學習?請看特殊選才的大三學生林芳如第一手的觀察和反思。

編按:林芳如目前大三,高中自學、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進入清大,參與清大第一屆實驗教育方案。特殊選才管道從試辦到招生已經5年,第一屆學生已在去年畢業。林芳如訪談各大學參與計劃的老師和學生,對於大學選才改革的第一手深入觀察。

我的人生有許多身分:除了大學生以外,也是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學生代表、四川涼山州學校支援教育老師、教師獎評委⋯⋯曾經在許多會議場合,是唯一沒有大學文憑的出席者,回顧來時路,勞工家庭第一代大學生、街頭發傳單的工讀生、22歲申請在家自學的高中生、公民記者,3年前,透過特殊選才拾穗計畫進入清華大學目前大三。這樣的經歷,對生命帶進不同的挑戰,讓我擁有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體會,可以用不同視角看待「大學」這趟旅程。

2019年開始,參與高教新變革探究計畫,和老師一起資料蒐集國內外各更多類似方案的文獻探討、清大「實驗教育方案」、交大「百川學士學位學程」、成大「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三校的方案脈絡,因此有機會和同樣身處在高教實驗場域的大學生深入對話,聆聽他們大學的生活。我見證了這些大學生以當事人的身份,參與高教創新跌宕旅程的第一手觀察。過程中,反思自己過去幾年在清華大學特殊選才拾穗計畫的經歷;透過這些當事人的故事,也能更深入的觀察,2015年後,大學啟動特殊選才開始的教育變革。

特殊選才,開啟選才另類的想像

大學的核心價值是發現與創新,理想上,大學就該是個實驗和創新的場域,可是過去30年間,台灣的大學在升學主義舊有的包袱下,無法跳脫科系修業規定的框架,選才方式也多以考試成績為指標。檢討高教現況與國際人才培育發展趨勢後,2015年清大、交大嘗試對於大學創新遲遲無法突破的困境,透過招生方式的改革,拉開改變的序幕。

目前為止,國內在特殊選才招生制度上最積極投入的大學就是清大和交大,清大是最早投入透過特殊選才招生,2015年第一年試辦時,僅錄取10人。交大則是在2017年開始招生,首年錄取20人。2019年底(109學年度)清大拾穗計畫有1101人報考,爭取錄取名額60人;交大百川計畫有687人報考,招生錄取名額47人。109學年度,全國大學開出1214個特殊選才的名額,國立大學約佔特殊選才招生名額6成,清大和交大兩校,特殊選才生招生名額,超過全國大學特殊選才總額1成。

這兩所大學的特殊選才的招生重點,皆強調適才、適性,提供多元的學程選擇,或自主規劃學習路徑。

清大教授C告訴我,他早年在一場會議中,提及台灣各大學不該多以學測、指考成績做為篩選工具,甚至是做為唯一入學指標,與會的人多不重視,認為教授的想法並不可行,因這樣的想法,打破傳統單一選才的思考。這位教授會議當下,面紅耳赤,但會後,他不氣餒的堅持,帶領同仁讓大學招生更加專業化,與更多的人說明大學多元化的招生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招生制度,2015年起,清華特殊選才不分系招生,就決定不看高中成績,很大的因素是學生組成的多元化概念而來。

雖然,國內特殊選才計畫並非完全都不看考試成績,部分大學學系仍然參採,包括清大不分系之外的學系,或許都會考量高中成績。然而,不單一以成績選才,從一個大家覺得不可行的方式,到現在,全國有47所大學參與特殊選才的招生。

特殊選才初上路,高中申請學生來不及準備

因為是全新的招生制度,一開始時,高中生多半還來不及「準備」。深入和前幾屆特殊選才的學生談到當年申請特殊選才的動機,其實都原本不在自己的升學規劃內。多數的狀況是,快要逼近申請截止日,偶然看到簡章,或受老師鼓勵後,才決定申請。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時,根本還來不及準備未來會以特殊選才方式進入大學,而進了大學以後,會面對怎麼樣的學習,自然在申請時,也還來不及多想。

這些會透過特殊選才制度入學的學生,原本高中的學習歷程就與多數準備考試的高中生不太相同,他們想在大學獲得什麼,及大學是否理解自身的特質,都是這些學生當年報考特殊選才進入大學時的考量。

清大2015年率先開放特殊選才拾穗計畫,招收無法或不利透過現行入學制度的特殊學生,招生對象擴大為具有各種特殊專長、特殊優良行為及自學者。2016年將特殊選才招生對象,擴大為優先考量經濟弱勢、離島偏鄉、新住民學生,鼓勵他們到清華大學就讀,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錄取的學生都將進入清華學院學士班(大一不分系),學士班歷年註冊率都達到了9成。

交大則是先投入學校的課程改造,在2015年開始重組與加強跨域學程學分,並陸續調整通識教育架構,整建課程實作工坊。2年後,2017年規劃特殊選才百川計畫,招收深思好學、具跨域、創新潛能、有批判力與行動力的學生。

除了招收對象定位不同,觀察清大和交大對於透過特殊選才入學的學生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環境。交大為百川計畫入學的學生規劃共同宿舍、4年不分系的學程,同時也提供百川學堂的課程,讓特殊選才生彼此有更多課堂交流的機會。清大則規劃大一不分系讓特殊選才入學學生適性探索,大二分流後,學生基本上必須選擇固定的科系,學習著重在校內院系課程的安排,或能選擇自主規劃學習的實驗教育方案。

透過媒體報導,近年特殊選才的學生以各種面貌呈現在大眾眼前,天生我材必有用、別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隻魚,大學有了上述的論述的真實例證,開始看見曾因考試失利而被忽視的學生,欣賞他們的多樣性及熱忱特質,學生組成也如百花齊放。

譬如,清大今年新生有歌手、數學天才、發明家、歷史迷,一位在音樂領域表現優異的交大新生,對媒體分享面試時,最印象深刻的是教授問他,在美國當交換生經驗,美國與台灣有什麼不一樣?他回答美國大學的模式與百川計畫相像,與台灣較制式化教學不同。

傾聽學生對大學制度的想法

清大與交大特殊選才學生,來自一般高中職、台商學校、實驗教育高中、在家自學等,各自有著不同的需求和動機,對於學習及未來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這些「不一樣」的學生,因為多半高中以前的學習經驗較為自主,進入大學以後,對於傳統大學教育授課方式、學習環境的修課自由度都有別於一般高中生的期待。這些期待,也影響他們選校的考量。

一次公開短講場合,百川計畫主任蘇育德談及對畢業生的期望:「於日常可從容面對多變的世界,能以其所學有意義的參與社會事務」、「於未來能引領善美的風潮、開創新的生命典範並貢獻於文明的長河」。

當我們處在相對友善開放的大學環境,特殊選才引入很不一樣的學生進入校園攪動學習的氣氛,這過程像見證一場社會運動,這些年大學陸續開啟具有實驗性質的計畫,校方及師長的期望,與學生修課規劃之間雖然存在著落差,師生其實也都還在摸索,降低跨域障礙、減少必修學分、增加選課彈性⋯⋯到底哪一個方式是對學生最好,對大學也有最有正面的價值?

但,是不是給學生更多元的、更具積極性的選擇機會,學生就能適性發展自我?這也是目前沒有答案的探索。

以往我們(學生)只停留在反對學校內現有的制度存在,或不同意校方的作為,卻缺少參與規劃的能量或管道,提出解決的對策。

大學創新需要更完整可行的方案及論述,才能回應時代的需求、回應學生的需求;而學生的學習除了認識大學與大師外,也需要有更多社會參與、跨域學習的動能。

每當我和大學朋友聊到,高中時想到未來的文憑、工作、人生,就覺得考大學是一件重要的人生大事,也為了不能到達理想大學科系感到焦慮,但當我們成長,回頭看這件事情,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嚴重,一定有不同的路可以走。

特殊選才走了4~5年,從招生「多元化」,到大學重新思考課程的規劃和對於學生學習的想像,大學創新有了實際操作的基礎經驗。往前走,一定是要更開放,思考怎麼從這些經驗學習?

而擁有更高學習自主權的學生該如何善用大學資源,走出非典型的學習之路?我也將會持續紀錄對高教創新的觀察與看法。

延伸閱讀

林芳如 林芳如

林芳如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青年部主任

2017年清華大學特殊選才榜首,現為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青年部主任。因為罹患罕見疾病「史迪爾氏症」,迫使一路資優熱愛讀書卻無法上學的她成為自學生,同時也為「實驗教育」闖出一片天空。自學後,她成為公民記者,遍訪各式各樣的自學生,希望透過寫作讓社會能重視多元的教育型態,並關注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